一、广西的国际区位优势凸显
广西濒临北部湾,背靠大西面,面向东南亚,东邻粤港澳,西南与越南接壤,并有着1595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02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是我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开展,广西的国际区位优势日益显现。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凸显的区位优势将广西由原来的边远民族地区推向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为广西经济特别是广西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广西旅游实现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舞台。为此,广西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致力开展多区域国际旅游合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二、建立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拓展广西旅游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广西大力构筑国际旅游发展新格局,努力拓展国际旅游发展空间,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形了成一套卓有成效的国际区域旅游开发合作机制。
(一)积极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努力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的良机,创建中国(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平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设立旅游馆或“魅力之城”专题展馆,集中展示中国、东盟10国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树立中国—东盟合作旅游先行的理念,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搭建平台。各参展单位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业内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南宁市还在博览会期间,协调开通南宁至东盟10国重点城市的临时空中航线,实行2个月的临时落地签证政策,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参加博览会的客商。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的第四届博览会期间,广西签约的旅游国际合作项目多达21个,投资金额857亿美元。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
(二)举办国际旅游合作论坛,形成区域合作发展共识
一是在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前夕,成功主办了“中国(广西)—东盟国际旅游合作论坛”,邀请东盟各国和我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围绕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特别是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与发展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二是在历届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将旅游合作列入峰会论坛的重要内容;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