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摘 要:国际旅游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贡献率,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由过去单纯地利用国际旅游创汇转变为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许多城市发展国际旅游的观念已开始转变,国际旅游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目标。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城市国际竞争优势的时空间特征以及我国重要的50个城市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并试图回答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即许多城市提出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是否实际?最后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法探讨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2002年具有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城市有三亚、珠海等14个城市,它们的特征是在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中占据重要份额,或者拥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或者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1997-2002年在这50个城市中,46%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取得增长,54%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下降。我国城市国际旅游面临着在城市第三产业地位下降的趋势,我们应重新审视和检讨原有国际旅游开发模式。三亚、桂林、北京等有实力发展国际旅游城市,而洛阳、成都和济南不适宜发展国际旅游城市。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与国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城市GDP、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还与旅游特色资源、城市区位优势、城市经济的活跃度有关。<br /> 关键词: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城市国际旅游收入;区位商模型;影响因素 <br /> <br /> 1 引言 <br /> 国际旅游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贡献率,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由过去单纯地利用国际旅游创汇转变为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许多城市发展国际旅游的观念已开始转变,国际旅游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目标。利用搜索引擎Google和Baidu发现,泉州、桂林、黄山、厦门、乌鲁木齐、青岛、济南、北京、昆明、大连、三亚、杭州、西安、成都、洛阳、广州等16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并采取了相应的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具体措施,例如桂林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处处建设无障碍设施,按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更换新门牌等。<br /> 但是,我国到底有多少城市具备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优势?根据文献检索,部分学者对国际旅游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张广瑞,1994;黎洁,赵西萍,1999;李明德,1999),万绪才等(2001)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三大方面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各地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李树民等(2002)对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性和简单定量的比较研究。苏伟忠等(2003)构筑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甘巧林(2003)从总量、质量、效益和成长力构建了区域旅游业发展实力的指标体系,并从省级层面对10个省市进行分析。总的看来,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是定性、静态、或较为宏观层次地分析整个区域或城市旅游竞争力,对动态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尚存不足,同时由于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存在差异性,城市国际旅游竞争力和城市国内旅游竞争力也存在差异性,城市相应地发展国际旅游措施与国内旅游措施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把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综合研究可能会忽略了城市旅游发展中某些方面的不足。本文以城市国际旅游收入为切入点,考察我国国际旅游收入排名前 [1]50个城市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及其在我国国际旅游中所处的地位。<br /> 2 研究假设、方法与数据<br /> 本文的研究假设是,一个有能力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它的国际旅游收入占其城市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应高于我国总的国际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即其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说明它具有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较强。若是低于我国总的国际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即国际旅游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其国际旅游竞争力较弱,该城市可能还不具备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能力。<br /> 本研究采用区位商的研究方法。区位商在空间经济分析中常用来衡量某一个地理区域中某部门或行业在更高层地理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或某部门、行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专业化程度。本文采用区位商方法来识别和分析在2002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排前50位的城市的国际旅游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并与1997年的国际旅游区位商进行比较。<br /> 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br /> 式中Q为城市i部门对于高层次地区的区位商;di为城市i部门的有关指标(如从业人数、产值等);Di为高层次部门的相关指标,n为部门数量。本文中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计算,是通过某城市国际旅游收入(1997年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8.29;2002年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8.28)与该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值除以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值。<br /> 数据采用2003年和199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GDP和第三产业数据,以及2003年和199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主要城市国际旅游收入数据。<br /> 3 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特征<br /> 3.1 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时间变化特征 <br /> 2002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203.85亿美元,占我国第三产业产值的4.8%。其中国际旅游收入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杭州、厦门、天津、大连、泉州,它们的国际旅游总收入为113.39亿美元,占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56%,这些城市在 <br /> 图3 1997年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比较 <br /> Fig.3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ese cities in 2002 <br /> <br /> 图2 2002年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比较 <br /> Fig.2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ese cities in 2002 <br /> <br /> 图1 2002年我国50个城市国际旅游收入排名 <br /> Fig.1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come ranking of 50 cities of China in 2002 <br /> 我国国际旅游居重要地位,其余40个城市国际旅游收入排名见图1。从2002年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来看,我国50个主要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2002年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最高的城市是三亚,区位商为5.71,其次是珠海,区位商为5.21。其余前十位的城市是深圳(2.96)(括号内表示为区位商值,下同)、桂林(2.77)、北京(2.69)、中山(2.57)、厦门(2.50)、黄山(2.12)、广州(1.93)、上海(1.42)。在这50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这些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城市具有较强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在这14个城市中,包括了国际旅游收入排全国前10名的城市中的8个城市,仅有第8名天津和第9名大连国际旅游区位商小于1。<br /> 从1997年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来看,我国50个主要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1997年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最高的是桂林,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有17个,国际旅游收入前10名的城市有7个城市区位商大于1,仅有杭州、天津和大连国际旅游区位商小于1。从1997年我国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分析,国际旅游区位商最高的城市为桂林,区位商为7.65。其次为三亚,区位商为6.89。其余前十位的城市是珠海(6.24)、北京(4.35)、深圳(3.18)、厦门(2.92)、广州(2.45)、黄山(2.19)、上海(1.64)、西安(1.60)。在这50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这些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城市具有较强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在这17个城市中,包括了2002年国际旅游收入排全国前10名的城市中的7个,仅有第6名杭州、第8名天津和第9名大连国际旅游区位商小于1。<br /> 从1997年和2002年的国际旅游区位商分析来看,1997年除了国际旅游收入前10名的7个城市以外,还包括了桂林、三亚、黄山、西安、海口、中山、拉萨、昆明、汕头、延边等10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这些城市在旅游资源禀赋或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均在我国占据较高的位置,具有较强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2002年除了国际旅游收入前10名的8个城市以外,还包括了三亚、桂林、中山、黄山、西安、拉萨等六个城市的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在现实中它们在这些城市在旅游资源禀赋或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均在我国占据较高的位置。从这个角度分析,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具有较高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判断的正确性,从而验证本文假设。<br /> 从1997-2002年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差额变化分析(见图4),1997-2002年,国际旅游区位商增长最快的城市是排名第16的中山市,其次是福州、南京、苏州、承德、威海、杭州、乌鲁木齐和烟台等。在这50个城市中,46%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取得增长,54%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下降。国际旅游收入前10名的城市仅有杭州市取得增长,其余城市的国际旅游区位商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1997-2002年,国际旅游区位商下降最快的城市是黄山,其次是北京、三亚、海口、珠海、昆明、广州、厦门、汕头等城市。从这些趋势判断,我国国际旅游收入虽然在1997-2002年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但由于基数小而且增长速度慢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国际旅游在第三产业的地位已经开始下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国际旅游面临着在第三产业的地位已经开始下降趋势,需要重新审视和检讨原有国际旅游开发模式,制定和实施国际旅游再开发战略,重新提升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目前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可能是一个契机。<br /> 图4 1997-2002年50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差额变化分析 <br /> Fig.4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Location Quotient balance change of 50 cities from 1997 to 2002 <br /> <br /> <br /> (按) <br /> <br /> <br /> 3.2 国际旅游区位商临界点特征<br /> 以国际旅游区位商等于1为临界点来分析,杭州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取得质的飞跃,海口、汕头、延边和昆明已经失去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从国际旅游区位商临界点分析,国际旅游区位商从小于1增长到大于1的城市是杭州,说明最近5年,杭州通过“构建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爱情之都”到“世界休闲之都”的城市国际旅游形象塑造以及相应的国际旅游营销,虽然在其旅游形象塑造上富有争议,但从国际旅游区位商变化来看,杭州在国际旅游发展已经取得效果。国际旅游区位商从大于1下降到小于1的城市是海口、汕头、延边和昆明。海口下降最明显,说明该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汕头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下降可能与其经济发展有关,作为特区城市,汕头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延边和昆明都具有较高价值的国际旅游资源禀赋,从国际旅游区位商来看,如何再开发国际旅游可能是提升它们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瓶颈。<br /> 3.3 国际旅游区位商散点图分析<br /> 通过区位散点图分析(见图5和图6),1997年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占50个城市的34%。国际旅游收入排前十位的城市有7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占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数的41%,而且区位商较大,在散点图上表现为团状分散。在其余的40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小于1,仅有桂林、三亚等10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占此40个城市的25%。从2002年分析,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占50个城市的28%,国际旅游收入排前十位的城市有8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占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数的57%,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向国际旅游收入高的城市的集聚性增强,说明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与国际旅游收入具有较大关联性。在散点图上区位商大于1的城市表现出比1997年更加集中。在其余的40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小于1,仅有三亚、桂林等6个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大于1,占此40个城市的15%。<br /> 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比体系<br /> 作者:李占海,柯贤坤,周旅复,王爱军 提交日期:2005-06-27 08:00:00 提交者:<br /> 文章来源:本站 <br /> 如转载本文,请注明转自:Plansky规划空间站(<a href="http://www.plansky.net" _fcksavedurl="http://www.plansky.net">www.plansky.net</a>) <br /> </p> <p>(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br /> 提 要 论文回顾了当前国内外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并依据我国具体状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评价体系。新体系选择 80 个评价因子,分为旅游资源条件和可利用条件两个大类,前者包括地貌、水体、气候气象、生物、人文等 5 个亚类;后者包括基础设施及管理、安全、卫生等 3 个亚类。论文建立的新的海滩质量评比展示模式将有利于国内外海滩的质量对比,可促使我国海滩旅游业与国际接轨、能够向人们提供较多的海滩质量信息并利于海滩的经营管理。<br /> 关键词 海滩;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模式<br /> 中图分类号 F592.99<br /> 文献标识码 A<br />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3-0229-07<br /> 海滩是人们海洋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国外海滩旅游已非常成熟。在向世界出售阳光、大海和沙滩的西班牙,每年国际旅游收入多达 250 亿美元[1];在美国,海滩旅游是第一位的旅游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有些地区,人们不惜重金建造人工海滩[3]。可见海滩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海岸线漫长,海滩旅游资源优良而众多,海滩旅游业方兴未艾。<br /> 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海滩是由海滩地貌、水体、生物、气候气象、人文等多种资源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如何客观、科学、系统、全面地评价海滩旅游资源质量一直是地理界和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在这方面,国外进行大量研究,建立了一系列较成功的和实用的评价体系或模型[4~8]。相比之下,国内学者虽作过一些工作[9~14],但未形成完备体系。本文拟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从资源开发管理、规划、经营决策及为游客服务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为我国海滩旅游资源质量的分类分级提供科学的标准和依据,使我国海滩质量的评价评级、海滩质量的升级[2]与国际接轨。<br /> 1 国内外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现状<br /> 1.1 国外现有主要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br /> 欧洲“蓝旗”评价体制(欧洲环境教育联邦委员会采用)共有 26 个指标,其中水质 7 个、环境教育和信息 6 个、海滩旅游资源管理 13 个。1993 年后,水质标准由强制性(“I”级)提高到指令性(“G”级)。必须达到的强制指标有:水质和采样点信息展示,管理部门的海岸环境教育活动,对汽车、垃圾倾倒、非法野营、狗进入海滩的管理等。要求做到的指标有:足够的垃圾收集点、海滩每日清扫状况、进入海滩的安全性、卫生设施、救生设备和人员、紧急救护等。建议提供饮用水、电话厅、残疾人服务设施等。1994 年,欧洲有 1454 个海滩被授予蓝旗[4]。<br /> 海岸整洁奖评制度始于 1992 年,由英国海岸整洁组织制定。奖励对象为海滩胜地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海滩。获奖海滩必须满足设施、管理、海滩整洁、水质方面的高要求。海滩胜地的评价指标有 29 个,乡村海滩 13 个,主要包括水质、海滩、潮间带、安全、清洁、管理、信息、教育等。水质必须满足 I 级,对满足 G 级水质标准的给予海滨大奖。1998 年,有 249 个海滩被授予海滨奖[5]。<br /> 优良海滩标准是由英国海洋保护学会提出的,主要评价海滩水质,分为五级。接受推荐的海滩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四级(即 100% 通过 I 级,80% 通过 G 级)。有些水质达五级的海滩,因不满足其它条件而未被推荐,如:海滩信息不足、有污染源或杂物、海浴条件危险等。该组织对达到四级水质并满足其它评价条件的海滩给予推荐和详细描述。1995 年,英国共有 98 个海滩受到推荐[4]。<br /> 哥斯达黎加评价体系用于区分海滩大众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6],有 113 个评价因子,分 6 组,每一组又分有益类和有害类(表 1)。每一因子得分范围 0 到 4,海滩最后排名得分由有益因子得分总和减去有害因子得分总和。<br /> 表 1 哥斯达黎加海滩评价体系的因子分布状况<br /> Table 1 Some parameters used in the beach appraisal system in Costa Rica<br /> 评价项目 有益因子 有害因子<br /> 因子分布<br /> 状况(个) 水体 (10)、海滩 (9)、沙子 (6)、岩石 (11)、海滩总体<br /> 环境 (11)、周围地区 (5) 水体 (16)、海滩 (7)、沙子 (10)、岩石 (11)、海滩总体<br /> 环境 (12)、周围地区 (5)<br /> 沙滩地区 沙的硬度、气温、颜色、坡度、宽度、长度 反射系数、岩石、粘沙、侵蚀、污染、垃圾、陡坡<br /> 沙质滨岸 植被范围、植被质量、基底硬度、干海滩范围 沙丘、扬沙、垃圾、无植被、有毒/带刺植被<br /> 自然环境 限制进入、风景变化性、可利用空间、进入性 障碍、私人区域、承载能力、脆弱的沼泽系统<br /> 格拉摩根-马里兰大学的评价体系有 50 个因子[7],有利于体现游客倾向,其中自然类因子 18 个,生物类 10 个,人类利用和影响类 22 个(表 2)。每一因子的得分范围从 1(差)到 5(好)。应用本体系对美国 65 个、英国 182 个、土耳其 28 个海滩进行了评价,产生了一个用百分数表示的海滩质量评比排行榜。莱瑟曼应用该体系对美国海滩进行评比,并定期在报纸和网络上发布美国海滩排行榜[8]。他还评出美国最优美、最适宜运动、最适宜度假、最宜人和野趣性最高的海滩。<br /> 表 2 格拉摩根―马里兰大学海滩评价体系的部分评价因子<br /> Table 2 Some parameters in the Glamorgan-Maryland beach appraisal system<br />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br /> 自然类 低潮线以上沙滩宽度、沙滩物质组成、沙滩变化状况、水温、气温、晴天数、雨量、风速、岩岸流、裂流、破浪大小、沙滩坡度(水下)、沙色、沙滩柔软性、潮差、海滩形态等 <br /> 生物类 水的透明度、水色、悬浮物含量、赤潮、野生动物、水中海藻量、害虫(蚊、苍蝇等)、海草气味等 <br /> 人为作用和影响类 垃圾和杂物、玻璃和砾石、建筑物、油污等、进入性、周围景色、植物、安全记录、救生员、和谐性、噪声、公共安全性、饲养动物的可进入性等 <br /> 研究发现,不同性格和社会背景的人偏好游览不同开发程度的海滩[5]。因此,英国格拉摩根大学的评价体系将海滩开发程度分五种类型。为考察人们对海滩旅游的偏好性和首选性并确定各类因子的权重,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由海滩开发程度和另外 49 个评价因子组成的调查表(表 3),自然类因子 19 个,生物类 9 个,人文类 21 个。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三类因子的权重分别为 39.2%、19.6%、41.2%。利用调查数据,对海滩安全性、气候适宜性、海滩风景美学进行间接评价。海滩最后得分由加权运算而获得,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目前,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工作仍在英美等国进行。<br /> 表 3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海滩评价体系调查的部分因子<br /> Table 3 Some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by the appraisal system of Glamorgan University, UK<br />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br /> 海滩开发程度 没有设施、极少必须设施、设施较全的小型浴场、设施齐备的中型浴场、高度开发的大型浴场<br /> 自然类 海滩潮上、潮下带物质组成及宽度、潮上带平均坡度、中潮线到水深 0.5m 处的距离、沙色、海滩微气候、气温、水温、日照、风速、雨量、水清晰度、破浪大小、安全性、海岸美学价值、水下障碍、危险地貌等<br /> 生物类 水飘浮物、沿岸动物种类、昆虫等害虫、外海危险动物状况、海草气味、海滩海草量、水质、花朵等<br /> 人为作用和影响类 废气、烹饪味、海滩杂物、沙中油块、可进入性、洗手间数量和状况、冲洗室数量和状况、淡水、餐馆或咖啡屋、酒吧、椅或太阳床、保安、噪声、最近停车位置、车辆及动物的可进入性、水上运动管理等<br /> 1.2 我国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的现状<br /> 我国学者已有一些工作,如在秦皇岛海水浴场水质分析及污染防治研究中,选择了 5 个水质指标[9]。另有学者对海滨旅游度假区的生理环境及海滩的旅游适宜期进行了评价[10]。在海南省海甸岛东北部岸滩海域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选择了坡度、水色、风速、波高、水温、光照、砂粒径等 13 个自然因子,pH、DO、COD 等 6 个水质因子,油块、铜铅镉汞等 8 个海滩底质因子,给出了每一因子的评价标准及权重,并进行了评分对比[11]。在辽宁沿海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计分法,选取多个因子,对海滨浴场等进行综合定量评价[12],对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br /> 2 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滩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初探<br /> 以上各评价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海滩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欧洲“蓝旗”制评价因子较少,不够深入。英国海岸整洁奖评制对不同开发程度的海滩采用不同评价体系。优良海滩标准将不符合某些评价标准的海滩不予推荐。哥斯达黎加评价体系选取的因子较多,但对海滩因子进行有益和有害类划分及对评分标准的规定带有主观性。格拉摩根-马里兰大学评价体系的评价角度较全,但对海滩自然、生物因子的评价相对较少,不够全面。此外,它把对旅游活动产生不同影响的因子划归在一起,使分类较混乱。英国格拉摩根大学评价体系从有利于游客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们的偏好性并利用权重计算得分,能向人们提供较多的旅游信息,利于全面了解海滩状况。<br />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我国海滩旅游资源的环境和客源特点,借鉴国内外评价体系的优缺点,从和国际海滩接轨、利于游客选择旅游地和海滩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适合我国的评价体系显得十分重要。<br /> 2.1 因子选择<br /> 海滩旅游资源是由地貌、水体、气候气象、生物、人文等多种旅游资源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各要素在不同方面、程度上满足海滩旅游的需求,它们在构景、造景、育景、成景方面及在各种海滩旅游活动中相互促长、映衬,互为主次,共同塑造优美的海滩环境[15、16],是一种极佳的资源要素组合配置方式。因此,海滩旅游资源具有汇集性、整体性。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以海滩地为核心,包括其周围重要景点,采用分层次综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将影响旅游活动、体现旅游管理的因子,包括重要偏好因子,纳入评价体系,经增添、筛选、引用,最后确定 80 个因子,以求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海滩旅游资源的质量。<br /> 2.2 因子分类<br /> 遵循因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因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资源条件,主要评价旅游资源的规模、特殊度、美学观赏价值、康娱价值、组合条件、聚集条件,依据因子性质和成因的不同,分 4 个亚类;另一类是旅游资源的可利用条件,主要由设施、管理及影响人身健康、安全的因子组成,分 3 个亚类(表 4)。海滩开发程度是了解海滩发展状况的主要因子,也是影响选择游地的重要偏好性因子,对其单独评价,分为:a 为未开发(无设施)、b 为极简单的(必要设施)、c 为小型浴场(设施较齐全)、d 为中型浴场(设施齐全)、e 为大型浴场(开发程度高)、f 为国际标准级浴场。<br /> 表 4 中国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及因子<br /> Table 4 The quality appraisal system and parameters of the beach tourism resources of China<br /> 得分 0(超标因子) 1 2 3 4 5<br /> 一、旅游资源条件(大类) <br /> 1. 地貌亚类(14 个因子) <br /> (1) 平均低潮位时滩面宽度 (m) 50~100 100~150 150~200 200~300 >300<br /> (2) 平均高潮位时滩面宽度 (m) 2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br /> (3) 海滩长度 (m) 20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br /> (4) 高潮线以上的平均坡度(°) 8~12 6~8 4~6 2~4 <2<br /> (5) 中潮线到水深 1m 处的距离 20~40 40~80 80~160 160~240 >240<br /> (6) 平均高潮线以上物质 砂砾 粗砂 中砂 中―细砂 细砂<br /> (7) 平均高潮线以下物质 砂砾 粗砂 中砂 中―细砂 细砂<br /> (8) 海滩的弯曲度 平直 微弯 较弯 弯 螺线型<br /> (9) 向海的开阔度 小 较小 较大 大 很大<br /> (10) 沙子的色彩 黑 暗灰 浅灰 红棕 白/金黄<br /> (11) 海滩的冲淤状态 严重侵蚀 严重加积 明显加积 微蚀 微积 平衡<br /> (12) 向海景观 很差 差 一般 美 很美<br /> (13) 向陆景观 很差 差 一般 美 很美<br /> (14) 沙浴康乐价值 很低 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2. 水体亚类(9 个因子) <br /> (15) 水温(°) <19/>35 <23/>32 <23~25/>30 25~28 28~30<br /> (16) 水色 黑/褐色 暗灰色 浅灰色 浅绿/蓝色 蔚蓝<br /> (17) 水透明度 (m) 0.3~1 1~2 2~3 3~4 >4<br /> (18) 潮差 (m) 3~3.5 2.5~3 2~2.5 1.5~2 <1.5<br /> (19) 沿岸流强弱 (m/s) >0.5 0.30~0.45 0.20~0.30 0.10~0.20 0.05~0.10 <0.05<br /> (20) 裂流强弱 (m/s) >0.5 0.30~0.45 0.20~0.30 0.10~0.20 0.05~0.10 <0.05<br /> (21) 裂流数量(个/km) ≥6 5 3~4 1~2 无<br /> (22) 海浴康乐价值 很低 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23) 海上运动的适宜性 限制很大 限制较大 较适宜 适宜 很适宜<br /> 3. 气候气象亚类<br /> (13 个因子,较适宜的旅游期内) <br /> (24) 温度(°) 7~27 10~15 15~25 18~24 21~24<br /> (25) 日照 (h/d) 5~6 6~7 7~8 8~9 >9<br /> (26) 空气的洁净度 很不洁净 不洁净 较不洁净 较洁净 洁净 很洁净<br /> (27) 平均风速 (m/s) >5 3.5~5 2~3.5 1.5~2 1~1.5 <1<br /> (28) 降雨量(mm/月) 150~250 100~150 60~100 30~60 <30<br /> (29) 适宜期的长度(个月) 1~2 3~4 5~6 7~8 >9<br /> (30) 日温差感受 不舒服 较不舒服 较舒服 舒服 很舒服<br /> (31) 温湿指数 <5/>30 5~10 或 <br /> 27~30 10~15 或 <br /> 25~27 15~18 或 <br /> 22~25 18~22<br /> (32) 奇特、美丽的天象 极少 很少 较少 较多 很多<br /> (33) 天空的颜色 灰色 浅灰色 浅蓝色 蔚蓝 湛蓝<br /> (34) 空气的气味 异味很浓 异味较浓 无 宜人 极宜人<br /> (35) 日光浴的康乐价值 很低 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36) 空气浴的康乐价值 很低 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4. 生物亚类(6 个因子) <br /> (37) 沿岸野生动物种类 <5 5~10 10~15 15~20 >20<br /> (38) 可观赏野生动物数量(个) <10 10~30 30~60 多 很多<br /> (39) 动物的观赏性(色、形、声) 很低 较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40) 沿岸植被种类 5~10 10~15 15~20 20~25 >20<br /> (41) 沿岸植被覆盖度 25%~40% 40%~55% 55%~70% 70%~85% 85%<br /> (42) 植物的美感(色、形、味) 很低 较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5. 人文资源亚类(8 个因子) <br /> (43) 海滩区位 很差 差 一般 优越 很优越<br /> (44) 知名度 县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 国际级<br /> (45) 民俗风情的吸引力 极小 很小 较小 大 很大<br /> (46) 大型活动的吸引力(文娱、节庆等) 极小 很小 较小 大 很大<br /> (47) 海滩装饰物的美学价值(雕塑等) 很低 较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48) 文物、古迹、建筑的游览价值 很低 较低 较高 高 很高<br /> (49) 海滩区的历史文化因缘 极少 很少 较少 丰富 很丰富<br /> (50) 人造景观与自然的协调度 很低 较低 一般 高 很高<br /> 二、资源的可利用条件(大类) <br /> 1. 基础设施与管理亚类(14 个因子) <br /> (51) 中心城镇与外界的交通方式<br /> (汽车、火车、飞机、船) 很难进入 无 一种 两种 三种 四种<br /> (52) 交通终点到海滩的距离 (m) >2000 1500~2000 1000~1500 500~1000 250~500 <250<br /> (53) 是否允许车辆/动物进入海滩 全部允许 部分允许 极少允许 不允许<br /> (54) 水上运动产生的干扰 很强烈 强烈 较强烈 较小 很小 无<br /> (55) 近海滩建筑/城市化程度 很高 高 低 较低 很低<br /> (56) 海滩平均拥挤程度(人/100m2) 60~80 40~60 20~40 10~20 <10<br /> (57) 使用洗手间的方便程度 很不方便 不方便 较不方便 较方便 方便 很方便<br /> (58) 洗手间的卫生状况 很不干净 不干净 较不干净 较方便 干净 很干净<br /> (59) 使用冲洗室的方便程度 很不方便 不方便 较不方便 较方便 方便 很方便<br /> (60) 冲洗室设备卫生质量 很差 差 较差 较好 好 很好<br /> (61) 餐馆及饮水 很不方便 不方便 较不方便 较方便 方便 很方便<br /> (62) 椅、太阳床(人/个) 50~70 30~50 15~30 5~15 <5<br /> (63) 服务水平及质量 很差 差 较差 较好 好 很好<br /> (64) 食、宿、购、娱的条件 很差 差 较差 较好 好 很好<br /> 2. 安全亚类(10 个因子) <br /> (65) 安全标志 无或很不健全 不健全 较不健全 较健全 健全 很健全<br /> (66) 进入海滩过程中的安全性 无或很差 差 较差 较高 高 很高<br /> (67) 急救设施及救生设备 无或很少 少 较少 较充足 充足 很充足<br /> (68) 社会治安 很差 差 较差 较好 好 很好<br /> (69) 危险动物出现状况(年/次) 多次/年 1~5 5~10 10~15 15~20 无<br /> (70) 植被的危害性 很大 较大 较小 很小 极小 无<br /> (71) 危险天气(次/游期内) 很多 5~10 3~5 1~3 极少 无<br /> (72) 危险性悬崖峭壁 很多 较多 较少 很少 极少 无<br /> (73) 水下危险地形、地物 很多 较多 较少 很少 极少 无<br /> (74) 沙中天然有害物质的危害 很大 较大 较小 很小 极小 无<br /> 3. 卫生亚类(6 个因子) <br /> (75) 大气质量 重污染 轻污染 尚清洁 清洁 很清洁<br /> (76) 水质 重污染 轻污染 尚清洁 清洁 很清洁<br /> (77) 沙子/底质的污染状况 重污染 轻污染 尚清洁 清洁 很清洁<br /> (78) 噪声(交通/工商)(分贝) 70 50~60 40~50 30~40 20~30 极小/无<br /> (79) 蚊、蝇等害虫 很多 较多 较少 很少 极少 无<br /> (80) 赤潮的发生频率(年/次) ≤1 2~5 5~10 10~15 无<br /> 2.3 因子评分标准<br /> 采用六级制评分规则,因子得分范围 0 至 5,分值越高,质量越好;分值为 0,表示因子状况对某些旅游活动有较大限制,或对人体健康安全有较大不良影响和伤害,定名为超标因子。参照国内外评分标准和我国有关规定,将部分可量化因子的评分标准作适当调整,使计分更科学、实用。对不可量化因子采用模糊性评价方式,如很差、较差、一般、美、很美,可通过对游客和专家的问卷调查进行评分。为详实显示海滩旅游资源质量,各亚类单独计分,分值为各因子的得分之和,便于对海滩间同一亚类的横向比较及显示各亚类在总评价体系中的得分状况。海滩综合得分为各亚类得分之和。<br /> 卫生亚类中大气、水质和底质因子的评价,采用我国环境部门规定的标准,其卫生状况及海滩沙组分对人体安全健康有重要影响,如遭重污染或含有害物质,则不宜在海滩上进行任何旅游活动。若其中任一因子得分为零,规定该海滩(至少目前状况下)为不适宜旅游的海滩。我们将这些评价因子定名为先决条件因子,分别为:适宜旅游,短期不宜旅游,长期不宜旅游。<br /> 2.4 综合评比及信息展示模式<br /> 评价、评比的目的是向游客提供详实的资源质量信息,让游客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海滩;同时,让经营管理部门认清资源质量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以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和潜力,不断改善、提高海滩质量,促进质量升级,使经营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标准迈进。为此,本文建立了中国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比及信息展示模式(表 5)。该模式可向公众提供海滩旅游资源各亚类的得分,又可将得分转化为其它形式,如百分数,便于海滩质量对比和不同评价模式间的参照,利于人们从多角度选择适宜的海滩,使海滩管理部门参照评分结果提出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我们希望今后能联合有关部门,依据本评价体系,从南到北在我国沿海选取 12 个著名的海滩胜地(大连、秦皇岛、青岛、连云港、普陀山、鼓浪屿、基隆、湛江、香港、澳门、北海、三亚),对其调查、评价,将各因子评分及最终评比排名结果提交给各参评海滩管理部门并向社会公布(表 5),以此来推进我国海滩旅游业的友好竞争和发展。<br /> 表 5 海南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比及信息展示模式<br /> Table 5 The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display of the beach tourism resources<br /> 海滩地 先决条<br /> 件因子 海滩发<br /> 展状况 旅游资源条件 可利用条件 综合<br /> 得分 超标因<br /> 子列举<br /> 地貌<br /> 亚类 水体<br /> 亚类 气候气<br /> 象亚类 生物<br /> 亚类 人文<br /> 亚类 基础设施与<br /> 管理亚类 安全<br /> 亚类 卫生<br /> 亚类 <br /> 最大得分 70 45 65 30 40 70 50 30 400 <br /> 海滩 A <br /> 3 讨论与结论<br /> 一个好的海滩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应客观、科学、系统、全面地反映海滩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有效地帮助人们选择海滩,管理治理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方面、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动态性、时间性的特点[16]。从不同评价角度出发,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每一评价体系只能是客观状况一定层次上的主观反映。所以我们应建立一个由多个评价角度组成的综合评价模式,才可科学、完备地反映资源质量。<br /> 本体系属基础层次的综合评价,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直接指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游客,并应建立指向经营管理层、美学价值和康娱价值等的高级专项评价,以期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指出的是,本文的评价方法也可用于对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br />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增添、筛选、引用,根据各因子性质和影响差异,建立了一个从我国国情出发的综合海滩资源评价体系,它由两个大类、8 个亚类和 80 个因子所组成。它们是旅游资源条件大类,包括地貌、水体、气候气象、生物、人文亚类;可利用条件大类,包括基础设施及管理、安全、卫生亚类。该体系采用 6 级 5 分制的新评分规则,用超标因子处理限制性因子,用先决条件因子判定海滩是否适宜旅游。本文新建立的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比及信息展示模式,可提供较多的重要的细节信息,它采用新的计分方式,利于不同计分方式之间的转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