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并依次经历了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阶段[1]。现代旅游自19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国外对其研究已近百年。但旅游研究的真正发展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就城市旅游研究而言,更加滞后,其真正开展起来则是80年代初。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历史要先于国内,研究的成果和水平要高于国内。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城市旅游的经济理论(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城市旅游的市场营销等方面[2]。但是,国外的旅游研究是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指导下进行的,因而显得分散、独立、凌乱。大部分学者都将重点放在城市旅游的实证研究上,比较轻视基础理论研究。并且至今尚未见到城市旅游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迹象[3]。所有这些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国内城市旅游研究。<br /> 1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br />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更晚。我国旅游事业的正式大规模发展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的事,旅游研究活动与国内旅游业发展同步前进,其间为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旅游界和学术界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科研活动,尽管与国外相比晚了数十年,但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的经济成长、旅游发展是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进行的。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信息活动中心日益发挥出其生产、生活、流通、组织和游憩等综合功能。城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旅游研究也日益广泛而深刻地得以开展。<br /> 1 1 研究领域和内容<br /> 从笔者进行文献检索和获取资料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许多学科对城市旅游现象都有所研究,如经济学科、地理学科、旅游学科、生态学科、社会学科、建筑与规划学科、心理及行为学科等。大量有关城市旅游的文章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其中以地理类、旅游类、城市类、财经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居多。1980―2000年关于城市旅游方面的论文大约有80多篇。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旅游有关理论探讨、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等。其中以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方面的研究居多。下面分别加以叙述,以期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br /> 1 1 1 城市旅游有关理论的探讨<br />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旅游的涵义与构成要素、城市旅游的性质和地位、旅游城市特征、条件和类型等,如宋家增(1996)对都市与都市旅游、都市旅游业与都市旅游、都市旅游的内涵、模式和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都市旅游是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都市旅游多以接待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和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为主[4]。于英士(1994)最早在国内讨论了大城市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以及国际旅游城市的界定和类型定位。认为现代旅游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是城市化的产物;没有现代化的城市,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旅游业,大城市的功能、性质、作用左右着小则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国家的旅游业的发展方向[5]。张广瑞(1994)也以北京为例论述了国际旅游城市应具备的条件[6]。吴本(1999)分析了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条件和目标模式[7]。王兴斌(1996)初步论述了休闲与都市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8]。陈传康、吴承照(1996)以上海为例对都市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探索[9]。彭华(1999,2000)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代城市发展旅游,提高其竞争能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0,11]。<br /> 1 1 2 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br /> 旅游形象是目前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中探索得比较多的问题。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依靠形象来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形象研究可以说是现代城市旅游研究的新起点和主方向。金卫东(1995)、张学荣(1996)和郭廷建(1996)都对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形象等几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为后来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12―14]。李蕾蕾(1995,1997,1999)在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研究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和重要贡献。指出今天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而必须推出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通过形象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战略来全面发展城市旅游[15―17]。聂献忠(1998)以香港和上海为例,论述了城市旅游产品及配套设施等旅游视觉要素的建设,旅游行业管理及服务质量和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形象在城市旅游中的重要性,比较了沪、港两地在这方面的差异[18]。屈海林、邱汉琴(1996)详细分析了香港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香港在城市旅游形象促销方面的成败,为内地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19]。宋章海(2000)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20]。白祖诚(1994)则以国外许多城市的旅游定位为例,说明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其总体的旅游形象一旦较为鲜明丰富,并广为人知,就将成为巨大的吸引力[21]。<br /> 1 1 3 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br /> 这类研究以李海瑞、道书明、保继刚、马勇等为代表。李海瑞(1996)、潘洪萱(1995)、金辉(1998)、道书明(1996)等人以上海为例提出了几种城市旅游的目标模式:商务旅游、会议/奖励旅游[22―25]。吴国清(1996)研究了上海郊区旅游后指出市场导向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26]。保继刚(1997)和彭华(1998,1999)以广州为例提出了经济中心型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27―29]。这些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马勇、董观志(1996)则以武汉为例论述了城市必须选择大旅游圈模式才能得以持续发展[30]。此外,张跃西(1996)从风景区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角度对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进行了研究[31]。卢晓(2000)针对上海大都市地位,指出发展国际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购物与观光型国内旅游产品和率先发展市民的度假产品是上海旅游资源产品化的模式选择[32]。李力(2000)则分析了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与牵动效应[33]。<br /> 1 1 4 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br />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城市旅游客源(包括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上。吴必虎(1994,1997)两次分别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特征和市民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进行了大型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助,这是对城市旅游结构(客源)进行科学调查、定量分析、实证研究较成功的案例[34,35]。万绪才(1998)等以南京为例分析了城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为南京市旅游市场营销提供了科学依据[36]。董观志(1999)通过对深圳几大旅游主题公园的实地调查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特定城市的旅游客源市场分异规律[37]。张红(2000)通过调查分析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38]。此外员疆(1998)系统分析了城市游憩产业结构[39]。<br /> 1 1 5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br /> 在我国已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城市旅游某一个项目建设、某一项产品开发、某一个区域规划或一种模式运用的专题研究;二是城市旅游全方位的综合开发、规划、建设研究。(1)专题研究。保继刚(1994,1994)对城市大型主题公园开发布局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的高潮[40,41]。董雅文(1996)以南京市为例说明了生态防护建设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42]。吴人韦(1998)则系统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在旅游中的作用[43]。粟娟等(1998)论述了广州市应加强森林建设,渗透岭南文化,创造广州旅游新形象和风格[44]。潘宝明(1999)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谈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发展[45]。城市中心商务区和滨水区的演变规律与再开发和城市旅游休闲服务网络建设受到修春亮(1998)、徐永健(2000)和郑杨(1998)的重视,他们分别对这几个方面从中西方差异上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城市内部职能区的旅游再开发作了有益探索[46―48]。魏卫(1997)以武汉为例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其结论非常值得旅游界人士借鉴[49]。旅游地文化开发是旅游发展中的重点,对于城市旅游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彭华(1998)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研究[50]。熊玉梅(1999)对如何开发北京市日本客源市场进行了专题研究[51]。<br /> (2)综合研究。在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上,陈传康(1996,1996)作了开创性工作[52,53]。尚文生(1998)探讨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54]。彭华(1999,1999)从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角度对旅游开发与城市规划一体化问题进行了论述[55,56]。杨新军(1998)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城市旅游开发[57]。李蕾蕾(1996)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构建城市旅游开发应用理论模式,在理论建设上迈出了第一步[58]。梅均(1996)和王大悟(1996)对上海如何进行旅游开发提出了宝贵意见[59,60]。李立勋(1997)对广州旅游特色和旅游点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61]。刘卫东(1998)、王云才和郭焕成(2000)论述了怎样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的旅游业,具有实际指导价值[62,63]。凌申是(1987)较早对我国中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问题展开研究,为中小城镇旅游发展开创了研究先河,促进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体系的完善[64]。此外,罗丹(1996)、郭叔周(1998)、贺辉扬(1998)、黄安民(1998)、杨从杰(1998)、郑天祥(1998)、张进福(1999)符全胜(1998)、西安市政府(1998)、罗志军(2000)聂献忠(1999)、李娟文(1998)、骆静珊(1993)和屠强(1998)等分别以长沙、厦门、泉州、香港和澳门、锡山、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城市为代表,系统探讨了建设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城市所应选择的政府政策、战略对策与措施[65―78]。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对我国近年来城市旅游开发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为未来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极化效应日益增强,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旅游必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以及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br /> 此外,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还涉及到其它有关内容,如杨新军(1998)研究了加拿大城市旅游开发的历史与现状为国内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经验[79]。曹小曙(2000)探讨了城市旅游摄影的功能以及城市旅游摄影的文化内涵,为城市旅游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和新方法[80]。郑天祥(1998以港澳地区为对象探讨了我国大都市区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区的前景与对策,是国内目前较少的区域城市旅游研究的例子[81]。<br /> 1 2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br />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领域逐渐拓展,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者用不同学科的概念与理论,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描述、解释、研究城市旅游中复杂而综合的现象和规律,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发展和研究之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旅游是围绕城市地域所产生的所有旅游现象和过程,表面上它是一种经济产业,实质上它是一项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城市旅游的开展必然牵涉到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教育等许多行业部门,城市旅游研究也必然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建筑学、区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概念。因此,一些较成熟的理论与概念相继被运用到城市旅游研究中来。<br /> 宋家增、于英士、张广瑞等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从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形象宣传、旅游环境等方面对城市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学者们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规律,提出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前景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其中运用了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的有关理论。从而在理论上阐述了城市旅游的内涵、条件、性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类型。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是学者们运用理论进行分析最成功的方面,李蕾蕾是这方面的代表,其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专著《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在国内首次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理论和学科基础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作者运用心理学、感应与行为地理学、区位论、市场营销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大众传播学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旅游形象的概念体系和时空变化规律,并分别以城市、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兴起了旅游形象研究的热潮。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改变了过去旅游研究中重物质实体建设轻形象品牌宣传、重开发轻营销、重客体轻主体(人)的倾向,无论是在旅游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旅游发展实践中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随着旅游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数学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吴必虎、万绪才、董观志、张红等学者对城市旅游客源、旅游者的流动行为规律进行了数量描述、图形显示和模式分析,在严格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基础上客观科学地揭示出城市旅游这一复杂现象的内在规律。这种社会科学研究计量化革命反映了我国学者研究思想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吴必虎等人的《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一书是此方面的代表作[82]。借鉴区域科学的原理从宏观区域范围内开展城市旅游研究,是近年来的新趋向。研究者将考察对象由城市中心区扩展到城市地域(包括城市郊区)乃至大都市区、由单个城市扩展到区域城市群(带)、由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扩展到一般的城市,使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体系日趋丰富和完善。此外,对我国城市旅游发展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两个并行的方向,虽然目前以业务性总结为主,但理论上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必将进一步指导我国城市旅游的更健康发展。<br /> 1 3 评述综上观之,我国城市旅游研究呈现出阶段性不平衡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研究断断续续、分散独立,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和框架。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空间和范围日益拓展,旅游形式和内容日益更新,旅游活动和现象日益复杂。使得旅游研究变得异常活跃起来,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迅速扩大,城市旅游的成果也日渐增多。与国外相类似的是国内城市旅游研究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许多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没有完全明确。研究的结果也大多是业务性议题,并多是诠释性论证,理论探讨、学术水平高的作品不多见。在没有理论统一的现实情况下,方法论也远未建立起来,因而城市旅游的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较少。同时,学术界和旅游界对城市旅游学科建设、城市旅游理论与方法论体系构建、城市旅游综合管理、城市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同区域的城市旅游现象与活动的差异、区域城镇体系(城市群、城市带、大都市区)旅游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但是,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对象由传统的山水城市、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如桂林、西安、泉州、北京、南京等,扩展到各类城市首先是区域中心城市如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武汉、厦门、昆明、长沙、汕头等。说明了城市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识。尽管目前国内城市旅游研究只局限于单个城市而没有辐射到区域城镇体系,但城市旅游研究毕竟已经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br /> 2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前景与展望<br /> 2 1 发展前景<br />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展时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城市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主战场和生力军。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设市城市数将接近1万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将增至5亿,城市化水平可达到55%[83]。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强城市综合实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将是城市建设的核心。优化城市的人居(居住和游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