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在新世纪的今天,“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已经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截止到2002年1月,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28项。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项目4项,世界文化遗产20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项,世界自然遗产3项。这些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自19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旅游研究所关注的热点。<br /> 1 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br /> 通过对28项世界遗产的逐一检索,共查到主要相关文献102篇,涉及60多种刊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地的价值研究、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遗产地旅行测量研究、遗产地旅游生命周期研究、遗产地旅游形象策略研究、遗产地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研究、遗产地自身保护与规划管理发展研究等7个领域。<br /> 1.1 遗产地价值研究<br /> 价值研究是开展遗产地旅游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了世界遗产地“突出的普遍价值”(outstanding and universal value),才有可能进行其它相应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考古学、语言学、美学、生物学、民俗学、水利工程学、遥感学等学科均从自身的角度对世界遗产地的价值作了大量的颇具特色的实证研究工作,研究文献从1990年代以来源源不断。例如,对大足石刻史料价值的研究(陈明光,1994);龙门石窟中音乐窟的音乐文化研究(邱林,1997);万里长城的分布、构筑体系、功能结构研究(黎风等,1994),长城作为地理界线的意义(冯嘉苹等,1995)以及它的审美价值(杨辛等,1996)研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艺术属性(王进军,1994)和历史地位(韩华,1994)研究;西递古村明经胡氏宗族调查(赵华富,1995)以及西递、宏村、周庄、同里的景观价值研究(孙明泉,2001);丽江的建筑、城镇规划艺术分析(郑孝燮等,1996)和当地的方言词语的文化透视(何守伦,1998);清西陵的十番乐谱本、曲牌、演奏情况研究(张松岩,1997),明显陵的建筑艺术研究(祝建华等,1999),清东陵的总体概况(穆会,1999)和秦始皇陵园名称、陵制的考证(黄伟,2000)研究;孔庙的祭孔乐舞的考证(王昆,1997);武陵源的历史、古迹和诗文研究(戴楚洲、1997),武陵源夏季鸟类的多样性分析(邓学建等,1999),武陵源景观类型、成因及分区研究(季绍新等,1999),武陵源服饰工艺、婚姻习俗等民俗文化(尹华光等,2000)的研究;泰山香客店之兴起、升沉、规模及衰替等诸多史实的探考(周郢,1999),等等。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中国世界遗产地在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生态、音乐、民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着“突出的普遍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br /> 1.2 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br /> 探察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确定、调整它的利用方式方法,不仅是遗产地发展旅游业的核心问题,也是遗产地实施保护方略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1990年代以来遗产地类型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成为遗产地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地质学家、植物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政府管理人员等纷纷涉足此领域的研究,内容可谓丰富繁杂。例如,对武夷山珍稀药用植物及其保护开发的研究(郑荣华,1994年),武夷山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张伟婧,1999),武夷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李延风,1999);对黄山气候旅游资源的分析(王向阳,1995),黄山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模型的建立(周秉根等,1997),黄山花岗岩石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保护研究(王心源等,1998),黄山分区旅游的提出(王振东,1998),建设皖南及黄山地区旅游大格局的探讨(王振东,1999;陈言等,2000),黄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胡善风,1999);对青城山旅游资源美感质量的定性定量评价(赵仁昌等,1996);对九寨沟的喀斯特作用及其相关地貌景观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张捷等,1997;张捷,1997),九寨沟水循环系统及其开发保护研究(尹观等,2000);丽江纳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与开发保护研究(管宁生,1996,1999;王化新,1997);对泰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臧得奎等,1995),泰山旅游资源及“泰山品牌”的分析(鹿锋,1999),泰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宗教旅游的开发(崔风军,1999),泰山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孙兆才,1999),泰山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张萍等,1999),泰山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张建民,1999);峨嵋山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李铁松等,2000);宁夏长城游主题旅游产品的研究(刘锋等,2000);平遥古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刘家明等,2000);秦始皇陵园内的人造景观研究(熊琳,2000)。总之,研究大都以遗产地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作为对象,在分析、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开发策略。<br /> 1.3 遗产地旅行测量研究<br /> 旅行测量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旅游流流量的测量,还有对游憩者本身特征的测量(史密斯,1992)。对遗产地的旅行测量研究工作虽然在时间上比前两个领域较晚些,但研究成果却是很有成效的。<br /> 对于旅游流来讲,已有作者提出旅游流不仅指游客流,还包括信息流、物流等(唐顺铁等,1998),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仍然习惯于用“旅游流”来指称游客流(陆林,1997)。遗产地游客流量时间分布特性的研究,是遗产地规划、旅游销售及景区容量管理的基础。陆林(1994)对黄山客流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客流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并预测了未来黄山客流的规模。崔风军等(1997)通过对泰山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不仅分析了游人数量的日周变化、主要的客源地,而且剖析了旅游区内部的需求强度。张捷等(1999)以九寨沟、黄山等为例对遗产地游客的时间分布类型、特征及其与相关地理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剖解,指出遗产地与主要游客市场的空间结构(距离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年内分布、日变化等时间结构。遗产地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季节性特征也是游客年内分布的决定因子,吴有训等(2000)利用1956~1996年的气象资料,对黄山冬季的气候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黄山在冬季适合大量游人上山活动。<br />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游憩者本身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对旅游地的开发和旅游市场的拓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陆林等(1996)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采用设置试验组和控制组的方法,排除非旅游经历等因素的干扰,对旅游经历对黄山旅游者旅游地感知的影响进行了测定。1997年陆林对黄山旅游者又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山岳旅游者大多为观光旅游者,游览祖国名山、观赏奇异自然风光、回归大自然等是他们旅游的主要动机。分析同时说明,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风光,开发丰富的回归大自然,贴近大自然的旅游项目,应是黄山旅游开发的主体构想。<br /> 除此以外,国内开展的对遗产地的旅行测量研究还包括对遗产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研究。聂献忠等(1998)揭示了九寨沟国内游客在地域来源、收入、职业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客源目标市场特点对客源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张捷等(1999)以游客距离衰减模式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九寨沟等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对遗产地的市场营销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郭英之(2000)对平遥古城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市场行为特征、旅游需求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平遥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br /> 1.4 遗产地旅游生命周期研究<br />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是地理学对旅游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其它人文地理学者研究成果,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模型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标志性特征。世界遗产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地,其生命周期是否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遂成为了一些学者关注的论题。<br /> 陆林(1997)选择黄山为实证案例,尝试性地进行了遗产地旅游生命周期分析。分析认为巴特勒模型前期的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和发展阶段在黄山旅游发展进程中均有明显表现,但巴特勒模型中后期的停滞阶段、衰落阶段特征性现象在黄山尚没有明显表现。因此,分析认为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黄山向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演化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br /> 1.5 遗产地旅游形象策略研究<br /> 设计出区别于一般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对于遗产地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塑造鲜明的形象、拓展客源市场、激发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主动参与性都具有积极作用。虽然世界遗产地的共同特征是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等价值,但这与旅游吸引力价值并不能完全等同。崔凤军等(1999)在对平遥古城文脉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旅游区的一级理念和二级理念、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并提出了40景组合的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形象。<br /> 1.6 遗产地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研究<br /> 中国世界遗产地是国内旅游热点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旅游对遗产地环境、生态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注意旅游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外的代价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br /> 首先是对遗产地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遗产地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作为遗产地的保护、规划、管理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亦保证了旅游者在遗产地的体验质量。赵红红(1983)首次对苏州古典园林各园环境容量作了评估,并提出了调控对策。保继刚(1987)、蒋宗豪(1996)分别分析了颐和园、黄山风景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游览景区客流分布状况,提出了旅游容量的涵义、指标体系以及调整旅游环境容量的措施。崔凤军等(1997)采取静态模型研究方法,对泰山主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系统测算,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并提出旅游调控策略。关辉(1999)论述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对环境容量和旅游规模分别进行了估算和预测。<br /> 其次是针对遗产地由于旅游发展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刘继韩(1994)针对承德避暑山庄在近15年内旅游人次增加20多倍而对旅游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高彻等(2000年)研究了游人的机械践踏对避暑山庄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分析了一些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对山庄内植物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最后指出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是实现避暑山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蒋文举等(1996)分析了旅游活动对峨眉山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周绪伦(1998)根据景观的可恢复性初步提出了九寨沟地质环境恶化的治理措施。彭翔(2000)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现状和造成环境问题的一系列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十几年武陵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亦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应积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谢凝高(2000)通过观察体验、与国外国家公园法规的对比,深感索道对世界遗产有着严重的威胁,指出索道及其它商业性游乐设施应选择在世界遗产地以外的适当地区。<br /> 1.7 遗产地自身保护与规划管理发展研究<br /> 世界遗产地本身的保护与建设是一项非常繁复、艰苦和长期的任务,亦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了许多专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筑保护、文物修复、灾害预测与防护、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例如,郑孝燮(1994)对布达拉宫文态环境的保护研究。邓之金(1994)对大足石刻石窟治水工程、洞窟保固工程、裂缝复原工程、防风化等工程的总结回顾;石玉成(1996)对莫高窟震害预测方法的探讨;张虎元等(1997)对莫高窟保护面临的如洞窟壁画酥碱、风沙对塑像的磨蚀、积沙对洞窟的掩埋等环境问题的研究;徐淑青等(2000)对莫高窟第85窟现状调查的阐述;樊锦诗(2000)对莫高窟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论述;樊再轩(2000)对莫高窟第94窟病害壁画修复工作的分析和总结;董辉等(1997)对龙门石窟风化机制和保护工程的对策研究。柳春光等(1996)对云南丽江7.0级地震造成的生命线工程系统如电力系统、供水及水利系统、交通等系统的震害特征及功能损失情况的研究;邱宣充(1996)对丽江震后保护工作的思考;张民(1998)对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名城保护问题的研究;张松(1999)对平遥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目的与方法以及历史环境保护原真性问题的探讨;阮仪三等(1999)对周庄古镇保护规划的研究;程远(1999)对西递古村保护与发展的探讨。崔鲁萍等(1998)对泰山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研究。李春雨等(1998)对长城山海关绿化建设的思考。冯亚平(1997)对避暑山庄文物保护与利用相互关系的分析;李金声(1999)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安全保卫工作的调查;杨淑芹(1999)从园林绿化、古树名木保护和景区环境治理三个角度对避暑山庄保护与建设问题的探讨;穆焱(2000)对避暑山庄古建遗址的全面考察及保护、利用研究以及对山庄中道路整修的一些构想。王龙等(1999)对孔林消防工程的全面分析;范小平(2000)对旧城改造中孔庙建筑群的保护研究。诸葛仁等(2000)对武夷山社区参与保护管理的模式研究。吴敏良等(2000)对都江堰景区渠首工程安全保护问题研究。汪诚(2000)对黄山的规划管理的探讨。于德珍等(2000)对武陵源风景区管理体制的设想。郭旃(2000)对中国世界遗产工作的全面深刻评述。任余(2001)对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樊妹玉等(1999)、张菊兰(2000)分别提出了九寨沟、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陶伟(2000)对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中国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主要问题、矛盾的揭示以及对策的探讨。<br /> 2 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研究的展望<br />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对遗产旅游的研究可谓非常广泛和细致,基本上已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综合研究的局面,但重应用轻基础的特点同样在影响着遗产旅游的深入研究。随着遗产旅游的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仍有待深入。<br /> 2.1 在理论方面,要想深入地开展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就要对遗产旅游现象的内涵、外延以及其形成、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学者们也只有在一个统一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才能达到更好的研究目的。其次,应该把遗产旅游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在遗产世代传承的过程中会更加清晰。<br /> 2.2 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今后应开展一些较深入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则和策略上。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是研究追寻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应是研究的核心,而保护研究则永远应是研究的主题。<br /> 2.3 在研究方法上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应有所突破,要根据自身与一般旅游地的不同而逐步建立起遗产旅游研究的方法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仍是继续鼓励的发展方向。<br /> 2.4 在研究内容上应有广博的视野,全面挖掘遗产旅游的价值和意义,深度探讨遗产旅游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和任务,前瞻性应始终是研究的一条重要原则。<br /> 2.5 在研究形式上应广开渠道,争取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的支持,加强国内外的合作研究,开展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使研究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支持。<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