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何把我们的和谐经济、生态建设和改革开放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规划界应该怎么做?这里我想探讨一些科学的方法。现在我们的城市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五个统筹可能是种解决的方法。怎么来解决我们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我想结合我们最近刚刚完成的北京市的总规的修编,来谈一谈一种新的共扼生态规划的方法。我在生态这方面作了一些研究,今天我想讲三块:一是城市问题怎么上升到生态、生态建设,上升到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一些认识;第二,关于共扼生态规划方法,从生态整合、从五个统筹怎么去分析,怎么去规划,怎么定量和定性地去研究探讨,如何结合我们的实际来解决问题;第三,结合北京市的共扼生态规划,如何来破掉它“摊大饼”的这种格局,我来讲一些我的认识和体会。 <br /> 第一 ,讲一讲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大家知道,人类社会在这个地球上的存在时间并不是很长。如果把有生物的时间40亿年当作1年的话,那么生命的出现是元月1号,脊椎动物是10月20号才出现,哺乳类是12月7号出现,人作为一个人种是12月31号晚上7点钟出现,作为北京猿人是12月31号晚上10点54分出现的,作为城市,城市文明的诞生是在12月31号晚上11点59分13秒,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只存在47秒的时间,但是这47秒的时间,给我们人类,给大自然,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城市的英文city的词根是从希腊字“文明”来的,所以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是一种高的好的生活环境,有比较优越的基础设施,但是同时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改造,一种破坏,一种改变。1995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一届世界人居大会,就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城市和人和自然怎么协调共生?城市有两方面。一方面,城市确实是人们现代化,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正面的因素。它是一个社会福利、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复合体。城市的环境成本低,人均寿命长,现在实际上我们国家寿命最长的城市是上海,而日本则是世界上寿命的国家是,它们都是城市化比较高的地区,所以城市有它的优越性。但同时城市也有城市的问题,它是对腹地资源的耗竭,对物理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的退化。另外,它还表现为局地的交通拥堵、人口拥挤、贫民窟、风险抗御能力低,疾病容易感染爆发。前年的SARS就是在北京、广州等地集中爆发的,在农村虽然也有传染,但是爆发不起来,所以,城市有它的利和弊。但是特别是最近这3-5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猛,在最近的3-5年,大多数沿海城市的建成区面积都增长了一倍,建成区的人口也增长了将近一倍,所以它的发展压力、环境压力、交通压力、社会压力很大,这些导致了城市的一系列的问题。2004年7月一场不太大的暴雨使得北京大多数的立交桥下面都不能走了,我从中关村开车5个半小时才到北京西站,所以说城市有它的风险,有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沙尘暴、交通拥堵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水环境的污染。应该说,城市理想的境界应该是人和自然协调共生的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共生的一个栖境。但是这只是人们的理想,实际上现在人们的发展往往是单目标的,为了一个时期,为了某种政绩上或者经济上的某些发展,往往经济的、或者是政治的某一方面优于环境的发展。 <br /> 城市还要从大量的腹地、从郊区、甚至远隔重洋去获取它的资源,包括建材、冶金、各种化工材料,这些导致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另外,右边上面是北京市1987年的绿地分布图,到2001年很明显地看到它的绿地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地下水大量地枯竭,河川是断流的,本来北京的水应该是从西北往东南流的,但是最近二三十年,由于大量的城市化、工业化,基本上城市的河流全部都断掉了,而且湖泊也干枯了,湿地也退化了,包括我们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圆明园的问题。实际上圆明园的实质问题还不光是圆明园管理处的问题,是整个北京市的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湿地的保护,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问题,这都说明了现在我们人和自然的关系。一个是污染物质的积聚、系统结构的破碎和系统的板结。地表很多都是硬化的地表,水循环下不去了,我们的热岛效应大量地出现,热岛效应就是城市里面的温度往往比郊区要高3-5度。原来的热岛效应还是分片的,到2001年以后,热岛效应都连在一起了,特别是最近的高温天气,大家就更感到城市生态服务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我们城市的问题包括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建筑拥挤,水气、杂噪音的污染,景观,包括浑浊的天空,杂乱的屋顶。如果你在飞机上看城市的屋顶,大多数城市的屋顶都是破破烂烂的,实际上这个面积根本没用上,这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包括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扬散效应等等。另外,资源大量地滞留和耗竭,技术高投入、高影响、低效应、低回报,特别是管理上条块的分割、短期行为,重城市的形态而轻它的神态,重物轻人,另外社会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社会风尚、阶层分化等等,也有很多的问题。 <br /> 应该说,城市生态是从19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研究开始的,包括美国芝加哥学派。上个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一个学派,他们把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社会学、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中去,形成了一个城市生态学派,这个学派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变弱了,但是到60年代以后,特别是《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出版以后,使人们更加警醒起城市化、工业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开始组织了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全世界有113个城市加入了城市生态的研究,包括我们国家的香港、天津都参加了这些研究。联合国人居环境署也于1995年在土耳其发表了人居环境宣言,另外国际环境科学委员会、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等也都组织了一系列城市生态的研究。总的来说,城市问题研究的着眼点正从浅层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交通拥堵、健康下降)向深层次的问题(生态安全、生态健康、生态代谢、整合规划和系统管理)过渡,从传统的环保部门的事上升到规划部门、管理部门的事情。去年北京市的总规修编就把生态规划上升到总规的四个重点之一。四个重点分别是生态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城建设、交通这四大块。这整个国内外现在对城市生态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的趋势下,正从原来的问题导向走向了功能导向,探讨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形态,然后从若干的堵截走向过程的调控,从消极的保护到积极的建设,而且从传统的环境工程的物理性管理工程到系统的生态工程,从纵向的条条管理到块状结合的生态管理。 <br /> 我们说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实际上如果从生态学的研究上来说,可以是物、事、人三个方面的。现在实际上城市最大的风险是代谢的风险,由于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要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化肥、建材、各种化学化工用品,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有很多有毒有害的东西释放出来,排到水体、空气、土地中去,然后通过大自然的循环,最后又返回城市。比如,北京的污水流到天津,沿途天津农民就用这种污水养鱼、种菜,养的鱼很肥,种的菜也很绿,但是当地的农民是不吃的,都是送到北京来,北京餐桌上吃的是自己污染的、自己毒害的。最近我们在地铁建设中挖出了原先的农药厂、化工厂埋在地下的好多有毒有害的物质,我们国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在国外,这些使用过的工业土地都要做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修复,但现在我们很缺这一块。最近卫生部有一个统计,我国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农村,全国年患病人次有50.8亿,比1993年增加了7.1亿人次,这些都是与空气污染,饮水、食物污染,我们的居住和劳动环境有关的。城市一个是灰霾问题,一个是水富营养化的问题,垃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白色污染、环境类雌激素、光化学烟雾等等对人类健康的相当影响的。据统计,最近一二十年,全国平均的男性的精子的活力和总数都基本是原来正常水平的2/3到1/2的样子,和原来比下降了1/3到1/2,这是和环境类雌激素、和我们生产过程中的很多有毒有害的东西是有关系的。所以整个来说,中国城市的问题非常严峻,既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口拥挤问题的这种贫困病,也有部分发达国家的高占用、高消费、高影响问题的富裕病,但是我们现在基本是哪个问题最突出就集中解决哪个问题,所以问题导向的解决办法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圆明园的这个问题是很典型。光是保住那一盆水,但是整个城市的水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在下降的。所以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不只是单一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只是单一的生态破坏的问题,它牵涉到区域的协调问题,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问题,牵涉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牵涉到和谐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关系,牵涉到内部开放和对外共生的关系,所以,我们称它是一种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的问题。 <br /> 从物、事、人三个方面来分析环境问题,一个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就是说我们从农村,从大自然获取大量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只有少数变成产品,大多数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消费过程中变成废弃物,流失到水体、大气或者土地、垃圾中间去了,这就形成了环境问题。所以实际上,它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空间,错误地放置了有用的资源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我们叫它生态的滞留,就是我们的输入远远大于输出,很多东西到环境中去了的这种滞留现象;第二是一种耗竭现象,就是说我们从大自然中拿了大量的东西,但是回馈得很少。比如像砍伐森林,草原的过度放牧,海洋的过度捕捞,矿山过度的开采,我们拿出来的很多,回馈的很少,修复的、投入的很少,这就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这叫生态耗竭,就是输入远远小于输出。 <br /> 第二块是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上的破碎和板结。比如北京的海河上游,从50年代开始海河的入河口就已经断掉了,为什么?因为上面在大量地修水库,把水都截住了,往下流的只有污水,污水倒很肥,农民用来种地、养鱼,但是大量的湿地就已经退化了,湿地的功能一缺乏,生态服务功能就少了,那么,城市的热岛效应,各种各样的温室效应都上去了。所以就导致了热岛效应,导致了景观的破碎。比如我们生境的破碎,群落的退化,城乡的分割,风水的断裂,以及地表的硬化,功能的分化,景观的破碎。还有产业,我们的环境和经济是脱节的,管环境的是管环境,管经济的是管经济,生产和消费也是脱节的,厂矿和周边的区域也是脱节的,企业间横向的耦合很松散,而且废物制造和还原也是脱节的。另外就是文化的破碎,人的净化过程在断续,体制是条块分割的,人们只是纵向的,缺乏横向的耦合、五个统筹的这种机制。因为在科学的认识论上是支离破碎的,科学基本上是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还原论的科学,是分得越来越细的科学,但是很缺乏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横向的、相互耦合的科学,那么决策的话,由于急着要解决这些事情,往往就是就事论事,所以这些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环境问题上的、系统耦合上的、结构功能上的破碎和板结。 <br /> 第三块是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调控机制上的缺损。一个是考核指标有问题,在位的省长、市长,他们往往在位就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上面考核他的就是某一些指标,所以他往往要为他的政绩做一些政绩工程,为他的短期的政绩服务。而且我们现在的干部调动很频繁,我们在扬州,扬州的生态建设搞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它四年换了三个市长、四个书记,那么这样的话,它不可能有连续的行为,换一个领导他总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这往往导致了这些人们在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上不可能再多考虑长远的利益。还有我们现在的信息反馈,我们的反馈机制要不然就是反馈不到原来的政策和方针的规划的源头,有的机制能反馈,但反馈得很慢,到灾难性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反馈回来,这也导致了一种调控机制上的缺损。 <br /> 整个城市的环境,应该说从最近这半个世纪以来上了四个台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以后,人们重视了环境的整治,重视了末端治理,要把排出来的污染物尽可能地净化,使它无害化,但是光是从末端治理不行,所以到了80年代,就基本上发明了清洁生产,就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怎么使污染物的排放最小,但是光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不行,一个工艺生产中还不行,还必须在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一个园区之间相互利用这些排出来的、有用的废弃物。这样就形成90年代的生态产业和产业生态学。但是,光是企业还不行,必须企业和政府,和社区,和民众结合起来,所以要搞成整个社会的生态管理,实现整个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功能的最佳。所以这就形成了新的生态社区、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区域的旅游规划这些问题。 <br /> 什么是生态?生态是现在社会上用得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应该说,生态的英文ecology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它是一个科学的含义,就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第二,它是一种关系。顾名思义,生态是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每个人都能碰得到,所以我们社会上有的时候讲生态,它不一定是讲生态学,不一定是讲学术上的意义,而是一种关系,就是有机体人和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第二个含义;第三个含义,比如说生态旅游、生态城市,它是一种褒义的,它把中性的生态名词讲成是理想的、按照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学的一些方法来建设我们的人类社会的这么一种理想境界。所以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这些东西生态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个好事,让整个社会大家都关心生态,最后普及生态。但是也有的人担心生态太过分泛化。实际上我觉得用不着担心,生态学家可以讲科学意义上的生态,社会群众可以讲与他的切身利益有关的各种关系,我们在一些政府部门可以推进一些生态示范区、典型工程的研究。所以整个来说,我们认为生态学首先是一门哲学,它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环境的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叫自然哲学。比如我们的PHD,就是理学博士,实际上它的英文是哲学博士,为什么是哲学博士呢?就是科学的发展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层次,上升到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关系的层次,这样你才能够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才能够认识清楚事物的本质。所以第一个层次,生态学是一个哲学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生态学的科学层次。作为一门正式的科学,它是1866年由一个德国动物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它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比起物理学,比起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是作为一类思想,一门哲学,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哲学,它又是非常古老的一门哲学,一门科学,它是比其他科学都还老的一门学科。但它还是一种美学,也是一门工艺学,就是人们在塑造,模拟自然的时候怎么去学习。比如一些动物、植物,它们的一些结构非常地精美,我们自然生态的景观也是非常地漂亮,它有它的自然、内在的美,它的机制的美,怎么把这些自然界的、生物的、景观的很多美的东西学进到我们的人类社会,特别是我们城市的人居环境和我们的工农业建设中去。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生态学它是一种观念,一类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和自然交叉的一种桥梁。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个生态学家,叫E.P.奥德姆的人,他1992年写了一本书《生态学是连接自然和社会的桥梁》,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生物学或者自然科学的范畴,已经从哲学、科学和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基础上,融入人们的思想,融入科学,融入我们的工程领域,使人和环境能够更融洽地相处。 <br /> 有人认为生态应该是平衡的,是均匀的,实际上不一定是这个概念。生态有几个不同的观念,它是是谐而不均的,生态强调的是和谐而不是均匀,比如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种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它绝对不是平等的,但它是和谐的,它是经过长期的相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所以它是和谐而不均衡。另外,每个生物都有开拓的精神,要开拓它的生态位,要尽可能地把这些资源拿来自己用,但是它的开拓绝对不耗竭,任何一种生物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资源全部耗竭导致自己的灭亡,当然了,也有个别的,比如像蝗虫种群,它是耗竭,它整个种群终归要灭绝,所以能可持续发展下来的生物种群一定是不耗竭环境的。另外,生物还有一种适应环境的本性,它能够调整自己的需要来适应环境,但是这种适应绝不导致这种资源的滞留或者是整个净化过程的停滞,所以是“适而不滞”。另外,整个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循环,我们的物质是循环的,生物包括生命过程,从生到死,再到下一代的生,是一个循环过程,但是循环不是回到原点,它是个螺旋式的上升,每经过一次循环,在基因上,在信息上,它获得更多的和环境斗争的信息,使整个种群、整个个体在不断地进化,所以这是生态学上的“谐而不均、拓而不竭、适而不滞、周而不回”。 <br /> 最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组织了一个很大的课题:千年生态系统的研究。研究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就是探讨自然怎么样为人类服务,它有哪些服务的功能,而人类又是怎么去胁迫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由于人过度地作用以后,它有一种响应机制,那么人的话,同样有一种正面的去建设的机制。我们去建设我们的城市,建设我们的工业、我们的循环经济 、我们的生态产业,这些都是一种正面的作用。美国生态学会在2004年组织了几十个顶级生态学家,做了一个未来21世纪的前沿的生态学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过去的一个世纪,生态学家往往只是在忙于去研究那些没有人影响的系统,怎么去维持它,怎么去修复它,他们说21世纪更重要的是在那些人类活动非常密集的地方,怎么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来创造一种,或者是建设、设计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比如城市生态系统,比如城市的屋顶怎么利用它,这些都是一种生态设计,一种生态服务,这是最新的一种动向。有的人认为生态不能建设,只能去保护,实际上这是消极的。生态实际上有三个方面,三个流派:一个是生态掠夺,就是先污染后治理,反正我把它拿来用了,我有了钱以后也可以治理,所以是一种掠夺派;第二是生态回归派,像绿色和平组织,他们认为每一种动物、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生长的权利,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它,所有的东西都维持它的原状,要回归自然,这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经济很落后,我们必须要发展,如果不改造自然,不改变自然,我们不可能得到发展;第三就是生态建设,就是我们既不过分地耗竭我们的自然,但是又不是完全回归到自然去,中国应该走的是这种生态建设的中庸的道路。 <br /> 今年,国务院总理温家保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四个关键词特别突出,一是改革开放,一是循环经济,一是和谐社会,一是生态建设。这实际上就构成了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支柱。从生态学上来说,它是四个原理。一个是市场竞争的原理,一个是社会主义和谐共生的原理,一个是循环再生的原理,还有一个是自力更生的原理。这四个原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的机制。所以和谐社会包括自然生态的和谐,就是人和自然环境中的水、土、气、生、矿,也就是地球化学循环这些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这种自然生态和谐。第二块是经济生态和谐,我们的城市总要把资源拿进来,我们有生产活动、消费活动、流通活动,还有废弃物的还原活动,最后还有调控活动,这些调控中怎么使资源能够充分地、有效地利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这是经济生态的和谐。第三是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就是人总要有五种境界,一种是温饱境界,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第二是功利境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这种功利的境界,需要有功利境界,但是我们需要第三个,道德境界,你必须要有道德。第四,还要有信仰境界,人在社会上不一定要信仰某一种宗教,但是你一定要有某一种信仰,整个生活才有动力,最后一个是天地境界,特别在座的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你活在世界上这短暂的几十年,怎么为人类社会、整个人类种群的进步积累一些知识并且满足你求知的欲望,知道一些未知的未来。所以人应该有这五种境界,我们现在应该说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市场经济引进来以后,有各种各样的阴暗面,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和谐社会,我们不光是需要最下面的两个境界,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道德境界、信仰境界以及我们的天地境界。只有后面三个境界都具备以后,这个社会才可能是和谐的,所以,应该说,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一个是环境为体,不能破坏我们的环境;经济为用,我们的环境不是说是来摆样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定要为我们的经济所用;第三,生态为纲,生态是关系,把这关系要处理好,最后是文化为常,任何一个社会是长期的文化的演替,演化过来的,所以,一定要有文化的内涵。 <br /> 下面,结合规划这一块,我来讲一讲基于生态整合的共扼规划方法。应该说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都是人和环境,人和资源,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牵涉到和我们规划有关的,一个是区域的尺度,一个是经济的尺度,一个是人居环境的尺度。著名的生态学家马嗣俊先生在1984年就提出了一个城市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它首先是基于自然子系统的,包括水、土、气、生、矿,比如冶金、化工、建材这些基础的物质要从大自然中拿来流进城市,变成我们有用的产品,如果这一些调节得好,城市就有可能发展,调节不好,城市就有可能枯竭,或者是衰败。第二个尺度是经济子系统,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调控包括了我们自然的调控,一些灾害和正常的调控,市场的调控、行政的调控,这些形成了城市里边的基本的经济活动。所以城市,城和市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市是一种贸易,是一种经济活动,城实际上是一个行政,是一种军事,是人们的一种人居环境的边界。城市的核心是人,中间这一块就是人的知识体系、科学技术、人的体制、政策、法规,最核心的是人的文化、能力、道德、观念、信仰。所以应该说一个城市由这三个子系统——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结合起来。我们的规划者、研究者、管理者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研究每个子系统内部以及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在哪些方面的耦合关系?就在时间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上(这个地区和其他地区、小的城市和大的流域之间的关系)以及数量上(数量上有它的比例、它的域值、它的容量等等各种各样的量的关系)还有结构关系上(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景观结构等),最后是一个序,就是说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牵涉到它的竞争,是不是有竞争?共生、再生、自生这些序究竟怎么样?这些就形成了我们城市的基本的结构的格局。所以,城市的控制原理可以用八个字来反映:整体、协同、自生、循环。最近大家往往听双赢听得很多,就是环境和经济双赢,但实际上还有一个赢,就是社会效益,不光是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个社会效益,有的讲先污染后治理,它实际上是双赢了,但是先污染后治理,最后实际上损害的是社会效益。比如沿海地区的发达是以掠夺内地的资源,以及内地农民的低报酬的服务得来的,而且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导致了当地居民的健康等等这些长远的社会效益的下降。所以,我们提出来,城市的机制是有竞争,有共生,有自生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是它的机制问题。如果说富裕是物态的问题,文明是心态的问题,健康是生态的问题,那么,在目标上、我们的工作方法上和手段上就是这三个物态、心态、生态的三赢。还有从科研体制,从科技体制,从文化这方面来讲,我们叫它硬件、软件和芯件的三赢。所以,总的就是,城市不能光是环境和经济的双赢,而是环境、经济、社会,我们的机制、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手段的三赢。 <br />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国际上现在有几类科学问题:一个是生态安全,一个是健康,一个是代谢,一个是整合,一个是文明。生态健康就包括了区域的健康、人居环境的健康,以及个体的生理、身心的健康。现在大家都在讲生态县、生态市、生态农场、生态人居,我觉得最基础的首先是干净、卫生、安全,其次是绿化。绿化不光是一片绿,而且乔灌草它的结构、功能、过程、机制是比较和谐的,另外是美化,要有一定的生态学的和人类生态的整体协同自生的规律,另外就是河水要流动,风要畅通,土壤要肥沃,生物多样性要茂盛。最后是文化,人气、城市的文脉、情理、风貌等等这些,生态健康包括这几个层次。这些年,因为我们国家有城市规划法,区域规划法一直没有出来,国外首先有区域规划,下面再是城市规划,那么这一块,我想各个规划院这些年都在做一些大的概念性规划。城市生态我想应该有这么几个层次,首先是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规划为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的一些关系辨识清楚,然后未来的目标,大的时、空、量、构、序的目标都定下来以后,下面才是城市的总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划。在这个规划下面,还有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概念规划包括生态因子、生态关系、生态网络和生态功能,生态关系包括时、空、量、构、序的关系。现在我们很多规划只考虑到目前这几年是什么样的,但实际上最好是要把地质的、地理的、经济的、人文的一些历史上的东西都考虑进来,过去能追溯到多长时间就多少时间,了解它的时空过程和空间的关系。另外生态网络应该有八个,四个有形的四个无形的,有形的包括物质代谢、能源聚散、水的代谢、交通运输,无形的包括城市的肌理、文脉、区域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安全网络。功能包括生产、生活、流通、还原、调节。水的工程不光是上水,也不光是下水,而是包括整个水的生命周期过程的工程。能源我们现在只考虑能供多少能,但是释放多少热很少有人来算,实际上热岛效应就是由于这些造成的,管理包括生态资产管理、服务管理、代谢管理、体制管理、文明管理。我们的城市规划到现在为止,一般强调的是建成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二维的土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这些强调得多些,但区域的、自然的,生态用水等非建设用地应该说是规划得很少,所以最近在北京总规修编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共扼生态规划的概念,它是指协调人和自然、资源和环境、生产和生活、以及城市和乡村、外托和内生之间共扼生态关系的复合生态关系规划。共扼生态规划的意思就是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怎么平衡好各种关系,使城市朝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包括时间的、空间的、数量的、结构的、秩序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怎么去平衡?这里面主要有八类关系,一类是与城镇规划体系相呼应的区域生态整合规划,因为我们往往城市的用地规划、建成区的规划很好,但是整个区域的规划是很薄弱的,顶多是搞了个城镇体系规划,整个区域的规划,生态体系的规划包括生态系统的调查,一般家底都是不清楚的,所以怎么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把区域生态整合规划搞好;第二是与建设用地规划相对应的非建设用地规划,我们往往只重在建设用地,那么非建设用地怎么去规划?包括农田、林地、湿地、矿山、废弃地等,我们以前是考虑很少的,与环境控制规划相对应的生态诱导规划,一般讲到我的规划考虑到生态,考虑到环境,就是考虑到哪些地方不能动,用红线画出来,不能动,是控制性的,但是生态还有好多诱导性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甚至可以用你还没有考虑到的一些资源发展一些你可能没有规划到的一些产业,这都是可能的,所以控制性和诱导性怎么结合起来。还有一个就是与自然保护规划相对应的人文自然建设规划,一讲生态有人说就是要保护,就是要修复,实际上还有主动的建设,包括人居环境的建设,生态工程的建设。比如像污水处理,一般现在都是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但实际上有好多生态工程的方法,用人工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养殖,这些用少的投入,分散式的管理,可以同样达到集中处理的效果。所以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假如结合起来,那么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还有与社会服务规划相呼应的生态服务规划,往往我们的城市规划只面向社会服务,按照人来算,需要多少学校,多少幼儿园,多少医院,多少道路,这是社会服务,非常重要的,但还有生态服务,就是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的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湿润空气等等很多往往是你不能用价值,用钱来换的,这些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中考虑得很少。还有我们的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但是生态用水考虑得很少,有的顶多考虑一点景观补水,生态用水究竟是多少,这个显然考虑得是不多的,城市规划往往是二维的、平面的规划,我们的空中,比如我们的屋顶资源很少有人去规划,我们的地面以及大气灰霾的环境容量究竟有多大,我们的规划中一般是不大考虑的,地下空间的运用,地下的热源、热能、地下的水资源等等,这些考虑得很少,所以未来的共扼生态规划要从二维的上升到多维的,至少是三维的,地上和地下的规划。还有就是纵向管理体制,我们的管理体制现在基本上是纵向的,缺乏横向的规划。纵向的横向的管理体制怎么结合,这里面的核心是生态服务功能,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的生态活动提供了很多,利用它的水、土、气、生、矿这一块,为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管理提供了这种孕育功能、经济功能、支持功能、调节功能、流通功能,来保障人类社会的生态安全、生态卫生、健康、代谢和景观,具体地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循环自生的原理体现进去。所以共扼生态规划基本上把左边和右边怎么结合起来,把这个接口结合起来,怎么能够认识生态服务,驾御它,最后使它能够为人类服务,但是也要保育它,假如不保育它,破坏了它,那么它的服务功能就会很小。再举个例子,北京非常干燥,我们去年在做北京生态规划的时候,到北边的沙河水库去调查,由于沙河水库有水,周边的乔灌草都很丰富,来了一阵风是很凉爽的,但是往东边20公里左右,潮白河底下河床是干的,边上还搞了一排几十个水井从地下抽水,供应北京市用,那上面稍微来一阵风,就是飞沙走石,大家感到非常热,非常烦躁,这就是生态服务。上面的生态服务就好,下面的生态服务就差。但是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没有人去规划,究竟这个应该能提供多少生态服务,怎么去保育这些生态服务?生态服务有正向的,有逆向的,有负面的,有正面的。共扼生态的关键是生态耦合。把各种相陈的方向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到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它要体现生态学的这八个字,体现区域城乡五个统筹的关系,体现时、空、量、构、序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克服单目标,单个决策因子的方法,在这个共扼生态规划里面,我们把整个空间分成四种,国际上欧盟有个项目也是这样分的:绿色空间、蓝色空间(水与湿地)、红色空间(人居环境和建筑物)、灰色空间(矿山、废弃地、垃圾对方地以及交通廊道)。交通廊道在交通的高峰期,是一种污染廊道,所以我们叫它灰色的,国外也有的叫黑色空间。当没有交通通过的时候,它又是一个污染物净化、流通的廊道,所以它是一种两面性的。人们往往要想办法怎么把灰色空间的负面效应尽量地降低,把它的正面效应怎么样利用起来,这四个空间互相怎么镶嵌,怎么去耦合,这也是我们共扼生态规划要去研究的。包括地表空间、地下空间、地上空间和室外空间。另外,包括人工调节机制和自然生态的响应机制。还有水,水有工业用水、人居用水、农业用水,但自然生态用水究竟用多大?现在好多包括北京市的水利部门就说是河湖要补充多少用水才算是生态用水,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地下水你抽了多少应该补充多少,要维持土壤的湿度,维持空气的湿度,究竟要多少水?北京的水不能按照南方,按照广州的标准去设计,应该按照现在基本上每年平均的降雨量600毫米的情况,北京市这么大的面积,它的土壤、它的植被、它的空气究竟是多大的湿度,需要多大的含水量。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公式就是,人占用了多少水,这些水实际上是生态用水,你是占用了自然生态的水,占用了生态环境在这个区域应该得到的水, 应该说你占用的水至少是生态需要返还的水,所以这里面一个是怎么把控制性规划和诱导性规划结合起来,控制性的规划大家都在做,哪些地方非常敏感,哪些地方很脆弱,哪些地方划一根红线控制。但是诱导性规划大家注意得不够,要在城乡过程中充分利用有意营建和精心保育生态系统为人类可能提供的服务的功能。<br /> 现在我们国家土地管理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往往是抽风式的,有的时候为了经济的发展,每个县市都在大量地用土地,但是突然发现土地用得太多了,突然一个紧缩,谁也不能用土地,土地管理部门只管理数量,不管土地的功能。实际上我们觉得土地有三类功能,一类是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第二类是经济生产功能,我们现在往往是只注重它的经济生产功能,第三是社会功能,但现在我们的土地只管到它的耕地的功能,没管到它的生态服务的功能,以及为当地农民服务的社会服务的功能。如果土地管理部门每一片土地只要核定它的生产量,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你也不能降低,好比1000亩,我要求你多少生物量一定要生产,现在的高新技术500亩完全就可以把原来1000亩的生物量生产出来,实际上原来这1000亩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多少,当地的农民是多少利益,你不能把钱给了他以后就不管他了,而是要把农民安排在土地上,让它有可持续的生计。这样,如果这三个功能都保证了,实际上就可以保证城市工农业生产的土地的需求,所以在一定的功能区范围内,完全可以这样子。但是我们现在由于这种体制的条块分割,由于部门的利益的冲突,土地管理部门和有些部门是不同意这种方法的,所以,如果真正要管理起来,土地根本没有矛盾,让第三方去检测这些功能,每年只要报告出来。像德国的开发商,开发完了以后,地下水如果降低一厘米就要罚你款,或者升高一厘米都要罚款,降低一厘米说明你往外抽水了,升高一厘米说明你往下灌水了,两个都不允许,都要罚你款。测量土壤里的有机质,原来是多少,你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减少了我也罚你款。如果像这些生态服务功能,包括生产的功能,和当地的农民都处理好以后,那随你怎么用,我觉得都没什么大的关系,但是要符合规划的要求。在这里,我们是建议如果把这些指标都核定了,每一个功能区如果都保证了它的生产的功能、生态服务的功能和当地老百姓的功能,这些都保证了以后,我们的土地完全是可持续发展的。<br /> 最后我介绍一下北京市的共扼生态规划。最近30来年,北京摊大饼的格局从二环、三环、四环一直到六环,现在准备到七环,一直在往外摊。关键是摊大饼的格局主动脉不凸显。城市应该有它的主动脉,私车高速增长,房产无序布局,生态用水是耗竭的,环境容量是饱和的,热岛效应加剧,大气质量是堪优的,灰霾的现象是很严重的。从区域的角度,北京往往就在自己的16,800平方公里以内去规划,但实际上北京的风水相当好,风水好不光是这16,800平方公里,它和燕山、太行山脉,还有永定河、潮白河流域,一直汇到下面海河流域,到天津,到滨海,这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现在的话,北京是北京,天津是天津,我们认为,北京、天津和周边河北省七个市、地区应该结合在一起,这九个省、市、地结合在一起来考虑它的社会经济、自然。我们觉得不能光是建成区或是北京市的一个行政区,我们要做整个京津地区的整个生态地区的环境评价,提出了一些边缘建设的原则。六环以内我们分了红色空间、绿色空间、蓝色空间、灰色空间。对这四个空间作了一些定量的评价,然后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控制性的规划,我们把生态系统的各种各样的控制因子、敏感区叠加以后形成了一个图,还有诱导性的规划,就是说这个城市现在是一块大饼,怎么把它切开,让它能够往外界伸展,所以控制性规划叠加以后,哪些地方是红线,哪些地方是不能发展的,这必须要控制住。那么,这些单个的水土流失,水表、地下水等等,这是不同敏感性的评价。这是综合的共扼生态的空间。然后从六环一直到二环,我们衡量了每一个不同的单元的面积、人口、风险。还有建设性的,就是考虑这些因子:水脉、地气、风貌、森林,循环、生产生活、人文景观、外环境等十个方面,对策是“逆摊饼”,原来是摊饼,一圈圈往外摊,实际上这种摊在经济上是划算的,因为从几何上来说,一定周长的几何图形以圆的面积最大,一定面积的圆周长最小,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是划算的,但从生态上来说,正好是相反。一定面积的几何图形,它的面积、接触面最短,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的接触面是最少,生态效益最差,所以正好是两个极端,经济效益最好,生态效益最差,所以这里面,我们提出四个对策;展肢瘦身、舒筋活络、外楔内插、入地上天。一个就是北京现在提出来“两轴—两带—多中心”,原来讲东部是经济发展带,西部是生态发展带,我们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觉得东部也要生态建设,西部也要发展经济,是新型的经济,比如说首钢,它就要转型,中关村那边是高科技的产业,所以这里面的关键是怎么把“肢”伸出去,内部要瘦身,瘦身是什么呢?我们北京现在太集中了,所有的政治中心、行政中心、好的医院、好的一些机构都在里头,要想办法逐渐地疏解出去,但是要沿着一些主动脉往外伸展出去。第二是舒筋活络,现在我们的风道、水道、交通静脉、动脉都不通,1958年我们搞了几个卫星城,但是都没搞起来,关键是主动脉没有。有了主动脉,比如住在郊区的,他半个小时可以到城里面来,或者城里面半个小时能到外地去,它就能够疏解开,现在外面教育、医疗各方面条件都不行,交通也不行,疏解不出去,所以关键是主动脉。现在包括北京东部的三个城:顺义、通州、亦庄,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三个城也是在摊大饼,现在我们觉得首先应该把这三个城有一个主动脉——高速沿线一直到廊坊、平谷,把这个线先建起来,在东部发展带和主城之间应该有一个,现在还是属于第一绿化带隔开,但是现在第一绿化带隔不了,市长往往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批这个项目、批那个项目,第一绿化带已经批掉了60%多,所以将来还是控制不住,我们觉得还是用市场规律来控制,沿主动脉的成本低,远离主动脉的成本高,它就不会在那去做了,如果这个主动脉不形成,北京还是一个往东摊大饼的格局。还有,就是外楔内插,从四环以外还可以搞一些绿线进来,但是四环以内已经不行了,基本上都占满了,那么四环以内怎么办?我们觉得尽量利用高压线下面的走廊,我们的交通走廊、水道可以连起来,适当地增加它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地方。还有入地上天,就是怎么把地下的空间和立体的空间利用起来,大气环境容量也利用起来,还有绿地,北京今年开始已经立面绿化了,另外就是生态用水,北京最关键的限制因子是水,但是北京的水的浪费也非常地惊人,包括现在圆明园的问题,包括现在北京园林绿化的用水,2/3可能80%以上还是自来水,所以污水是大量地浪费了。我们计算了一下,整个北京每年生态需水25亿吨。所以共扼生态规划是几个层次,一个是区域、流域、市域这些大的生态规划,北京湾平原6800平米的平原区,然后到了生态主动脉和糖葫芦串,还有四到六环,二到四环,二环内的古城,用不同的尺度来进行规划。北京湾平原怎么把主动脉伸出去?这里把各个空间的比例算了一下,各种土地利用的比例,然后我们进行了一些模拟,不同的发展方案,也称情景分析,它有哪些结果。分成九个大区,每个区的情景分析。然后整个格局,整个空间格局,城里面是四四方方的栅格格局,到近郊应该是糖葫芦串的格局,要有一个主动脉伸出去,主动脉中是一个一个糖葫芦,就是一个一个城镇和工业区,但这种城镇应该是复合型的功能,不能是单一的工业功能,也不能是单一的居住功能,但现在北京犯了很多错误。包括回龙观、天通苑,我们的好几个区都是几十万人的单一居住区,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第二个是糖葫芦串型的,第三个,农村就是葡萄串型的,基本的农田、林网又是方型的格局,所以关键是这个格局怎么把这个“饼”破解掉,到心状的、糖葫芦串的这种形状。每一个糖葫芦中间是活动的红色空间,周边是农业、林业和绿地,中间有工业区,有商业区,有娱乐,绿地,还有交通干线,然后每个城镇之间基本上是900米的距离,这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但是实际上不一定能够按照这个实施,这是我们和德国人一起做的,所以这是不同的格局。这是三种基本格局的组合。另外,生态主动脉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去过日本,从东京到横滨,它的轻轨、地铁和地面的公路非常发达,每天在这条路上至少容纳了这个区1/3的通勤人口,北京现在除了长安街,其他并不太凸显。所以这一块怎么把一些主动脉建起来,使我们的城市最后能够通。四到六环间怎么逆摊饼,这里面要发展城市林业、城市农业,利用它的绿带、绿线,怎么把这个城市建起来?怎么把强制性的功能控制变成诱导性的功能调节?变自身性的生态建设变指导性下的生态建设?这里有十几个方案。包括这些生态的廊道。摊大饼本身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怎么利用它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这是整个四到六环内的绿带和绿线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怎么破解热岛效应,现在热岛效应基本上连成片了,北京的水基本上是以西北、东南向为主的,所以这里面我们主要找到六种廊道,想办法怎么把它切开,使热岛效应不要连在一起。另外从水系来说,现在水系都是断开的,从东南到西北的水系将来都要接起来,一个很大胆的假设就是清河污水处理厂,每年是40万吨的污水,我们想把它引导进奥运公园,通过人工湿地净化达到三类水的标准,将来能够引到中南海,使水整个循环起来。当然这个还是有一定的耗费,但是如果真的循环起来,北京城里面就活起来了。韩国的汉城就用了这种办法,投资是比较大,但是生态效益也比较好。然后二到四环间,现在基本是密集型的,怎么去疏浚,恢复它的生态服务功能,二到四环间只能利用现有的高压线下的廊道、水道和一些主要的交通干线,把水道活起来。二环内就是古城的改造,一系列的自然生态轴和人文生态轴,几根轴线。另外就是大气扩散,基本上总的共扼机制是变城市绿地为城市绿野和城市绿业,就是有经济效益,变强制性的行政控制和诱导性的功能调节,变城乡二元化的政策为城乡一元化的生态管理,变自生性的生态利用为生态技术支持下的自生性的生态建设,在保证土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不减弱的前提下,民居建设从高层到低层,从高密度到低密度过渡,现在上海、北京大量的高层建筑,十年二十年以后很多人不会愿意住在塔楼里面,所以这里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现在有个土地的矛盾,假如我们能保证土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实际上我们也可能做一点稍微低一点的,但是也不能是平房,平房太浪费,一般国外主张compact city,六七层左右还是比较好的,因为现在还有个城市危机的问题,假如我们哪天能源没有了,电没有了,只要一停电,我们这些塔楼都是些死楼,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城市的风险问题,将来是规划里面很重要的一块。北京怎么变地方经济为首都经济,化生能源为可耕性能源等等,包括我们现在给排水的概念,原来只要水能拿得进来,排得出去就行,现在给排水基本上是新的概念——蓄水,怎么把水蓄住,而不是把它排走。想办法通过净化回到地下去,所以这里面就很多包括生态工程的东西,包括道路、停车场。我们讲生态规划要和生态工程结合起来,所以这次的共扼生态规划基本上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北京市委市政府也是基本上肯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