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过得比往年都快”,节后上班第一天,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同感。这是为什么呢?答案也不难找,今年的春节长假是从除夕开始的,与往年相比早放了一天假,所以上班的日子也早了一天,很多人对这个新的假期安排还不太适应,所以就会感觉这个年“过得快了”。
春节假期的调整,也意味着新的法定假日制度开始执行。有一种观点认为,2008年将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元年。因为从今年开始,除春节之外,清明、端午和中秋节3个中国传统节日也成为国家旅游规划设计的法定节假日。尽管有学者表示,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放假就是一种进步。但是,如何过好这几个节日,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依然是一道费心思的难题。
就拿最热闹的春节来说,年味儿越来越淡的话题已经探讨了几年,而与此同时,春节期间国外的年味儿却越来越浓。我们从官方的报道中可以看到,这个春节,许多国家的元首、政要都以各种方式向华侨华人祝贺新春,而且今年发出贺词的元首与政要数量还特别多,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巴西总统、匈牙利总理等都在这个名单之列。
而且,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贺词也写得更为精到,如匈牙利总理便认为,“鼠年,是行动与成功之年”;而丹麦首相则表示,“两国人民共同步入象征聪慧、幸运和好奇心的鼠年”。不仅如此,中国农历春节在海外更逐渐成为一个公众节日,从纽约帝国大厦点亮红黄两色彩灯,到30万人挤爆伦敦中心街区、盛装庆春的狂欢,今年的海外“春节热”再度升温。这些变化都显示出,国外的主流社会正在逐渐了解和接受春节所代表的中国文化。
这种变化恰好和国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年来,围绕传统节日的各类商业活动形形色色,热闹非凡。然而在这一片繁华的商业活动背后,却是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缺失,更有人将春节、中秋、端午,简单地总结为“饺子节”、“月饼节”和“粽子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大行其道,受到商家和人们的追捧。是传统节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是时代把它们忘了?
中国的春节逐渐成为世界的春节,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正在日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发扬传统节日的迫切性。如果我们能把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春节,演变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国际性大节庆,就像圣诞节那样,这应该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文化意义的事情。“越是传统的,越是国际的”。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要想让春节的国际化形成气候,就要先让春节的民俗之花含苞绽放;守住国内春节的传统种子,才能种好国际化春节的万亩良田。文/朱胥男) |